[第肆回] 激素催熟青春写作 丑闻纠缠厚黑掌门
词曰: 空劳暮云春树, 徒然祛暗敬明。 呼朋引类唤八○, 扮酷寻常本领。 旗号身体另类, 派系偶像青春。 揠苗助长闹丑闻, 常令粉丝郁闷。 上一阕《西江月》,单说江湖上“80后”作家帮。这一帮子人年龄不大,却是文化市场上功率巨大的“发动机”。他们虽然数量有点嫌多,但不能怪他们,说起来他们还都是独苗。因为一个个都是独苗,所以,他们可以说生长在一个无论在物质食粮还是精神食粮都相对充裕的时代。 他们是“麦当劳”的孩子。吃得多,长得快,发育提前,加上多数家长望子成龙,他们除了读书写字,啥事儿没有,因而,他们码字也贼快。总体上长势不错,在精神和物质双方面均略有营养过剩的倾向。乃有人看中了这一群体庞大的市场。于是,就有一叫《豆芽》杂志开了一间作坊,开始人工栽培文学豆芽菜。 《豆芽》杂志的工艺流程还颇为讲究,采用的是先进的温室大棚和流水线作业相结合的方法。但其真正的生产秘诀,是有一种名叫“新概念”的饲料。这种高技术含量的人工饲料,是官方文学机构与文化市场共同开发的新产品,富含大量的营养添加剂,功效不差于揠苗助长。色素可以使头发染成红色或黄色,以显得“另类”。竞赛和奖励的激素,则可以使文学幼苗疯长。事实证明,用“新概念牌”人工饲料喂养出来的,确实比原先教科书土法喂养的要长膘快,还未成年就可以出笼上市。几年下来,收成颇丰,市场效益也相当明显。 “少年作家”大批地出笼,使得文学产品的售货摊看上去好像是卖黄瓜的地摊,出版贩子专拣嫩的吆喝。他们占领了文化市场中最庞大的份额。前一阵横行江湖的“美女派”、“美男派”、“胸口派”、“下身派”等,迅速望风披靡。那些没赶上茬的已经熟过头了的老黄瓜们,一个个恨不得在自己身上贴一身毛刺扮嫩。无奈之下,只好制成“醋溜黄瓜”。 春天到了。在北京,一棵春天的小树长出嫩芽了,开始伸展嫩枝柔条,一显春光。身体是青春的本钱。最先出场的是一半大女孩,江湖上人称“北京娃娃”。穿一片欲盖弥彰的小肚兜,乍一看颇像红孩儿。只不过她没有“三昧真火”,只有一丝朦朦胧胧的青春欲火,尚不足以自己暖身。春寒仍令她不免微微有点哆嗦。一拨更酷的女孩见了,自然嗤之以鼻。乃自扯旗号,或称“玉女派”,或称“邪童帮”,无非一堆小女孩抽屉里的绳头线脑,或是痛经初潮之类的闺阁琐事。 却说西域米国,一向少见多怪,窥得中国有一干青春作家,言辞越轨,举止反常,不胜诧异。有好事者乃四处游说,引为奇观。《时代》周刊乃张榜公告天下,称之为“Linglei(另类)”,肚兜女孩自然就成了“另类帮”的女帮主。好事者又回想起他们本国的情形,曾几何时也有过这么一帮子看上去吊儿郎当的青春写手。他们成天逃学,在路上游逛,满口粗话,没事儿还要莫名其妙地去看守麦田什么的。号称是“垮掉的一代”。如此一联想,很自然就把这两帮子人连到一块儿了,直把“另类帮”认作是“垮掉帮”的中国分舵。有了名满全球的大帮派做靠山,“另类”们也乐得默认了,不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80后”写作帮中还有另一支派,地盘在江南上海一带。上海是《豆芽》作坊的所在地,自然得近水楼台之便。“豆芽帮”的第一任的韩掌门功夫顶尖,无奈性情乖张,且不务正业,一心痴迷什么“飞车功”,把写作之事荒废了许多。乃有新任郭掌门横空出世。郭掌门不仅人长得水灵,功夫也十分了得,几招出手,气势不输前任,大有领袖群伦之气概。郭掌门写作神速,文思如涌,令人咋舌。专使一套“双手互摸”功夫。这一套功夫不同寻常,左手一招“倒影”,右手一招“年华”,颠三倒四,搞得人家晕头转向,莫辨东西。郭掌门的另一高招是善施“幻术”,布置迷阵,催眠托梦,梦中摘叶飞花,不计其数。一时间令无数书迷神魂颠倒,痴心以向。故不多时,其门下崇拜者多如牛毛,一律称做“粉丝”。 但很显然,郭掌门真正顶尖的功夫尚不在这些,而是一招“厚黑文抄功”。忽有一日,帮中有一小兄弟叫庄羽的起身发难,称郭掌门抄袭了他的功夫,言之凿凿,语惊四座。此言一出,竟遭帮内和众“粉丝”的群殴。庄羽也不是个好惹的主儿,舞动一副“大力金钢圈”,圈里圈外一顿抡,又不依不饶,一直告上法庭。呈堂供证,人证物证俱在,不容抵赖。郭掌门无奈,只好赔了若干银子。 但这一切并不影响“粉丝”们对掌门人的痴迷。伤心总是难免的,但却痴心不改,爱屋及乌,连他的抄袭本领也一并倾倒之。有一小“粉丝”朗声道:一个人能抄得让他人喜欢、能抄出名,已经证明了这个人的本事。世人皆知古人曾有一江湖上扬名立万的秘籍,唤做“厚黑学”,意思是说,要想出人头地,就得皮要厚,心要黑,为达目的可不择手段。“80后”一代人别看一个个青春年少,涉世未深,且养得嫩皮细肉,却对这“厚黑学”的精髓无师自通,烂熟于心,不输前辈。村学究闻之,摇头叹道:“人心不古,夫复何言!”唯有书商暗笑不已,连夜掌灯数钱。 更有若干“80后”的后起者心中不服,他们自忖实力,权衡利弊,终于横下一条心,扬言要跟上面各大门派一刀两断。自己另立山头,横空扯出一面大旗,上书几个又粗又黑的大字——“重金属”。为首有“五虎将”,一字排开:李傻傻、张佳玮、胡坚、小饭、蒋峰。人数不多,倒也气势雄壮,咄咄逼人,颇有几招出手不凡的名门正派武功。再一细看,原来他们身后站着高人。此人人高马大,络腮胡须,好不威风。你道是何人?竟是江湖上隐退多年的老侠“先锋派”掌门人马原马老前辈。仗着老前辈的余威,“重金属”敢于笑傲江湖,但前辈的武功习得了几成,却还是未定之数。更兼市场动力不足,难免陷入有势无功之窘境。毕竟“80后”写作帮命运如何,有道是: 苦吟终日觅佳句,不若文抄一夜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