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关键字:    
百度  GOOGLE        
  相关文章
 最短的路不是最快的吗
 老师的忏悔
 责任推卸手册
 品字型结构的字
 丈夫和妻子的同义词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原则与…
 调研报告与调查报告的区别及写…
 语文论文的选题及写作技巧
 议论文的结构与议论文写作技巧…
 被国人误传千年的几句话
 您现在的位置: 怀念灿昱 >> 文章栏目 >> E路文学 >> 文字印象
甲申年文化演义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点击数:18302    更新时间:2007-05-30

[第贰回] 甲申集会名士坐论道 文化宣言学者研灵丹
 
  诗曰:
  岁在甲申多事秋,
  书蠹文贼兴未休。
  文告宣言争相出,
  不废江河万古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到了甲申年间。岁在甲子,天下太平,文人墨客无不赋诗作颂,一派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大好气象,不在话下。
  有道是,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却说北海之国有一大荒之山,山上有一高峰叫做文化山。文化山上常年盘踞着一干文化高人,文化高人并无他事,只是成天读书写字,讲学开会,偶尔也忧国忧民。心血来潮之时,也抽空为国家的文化发展画上几张蓝图什么的。这一干人都是何等人氏?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他们非等闲之辈,多是江湖上各大门派的掌门人。他们当中有识得蝌蚪文的,有代写书信的,有能掐会算的,有会说书讲传的,有能吹拉弹唱的。既有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饱学之士,也不乏不学无术,成天无事生非的好事之徒,一如泰西国的奥林屁嘶山上的诸神。这一干人中,更有五个为头的,分属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科技五大门派的掌门人,正合了五岳之数,江湖上合称之为“五岳派”。
  一日,这文化五巨头闲来无事,酒足饭饱之余,掐指一算,发现今年是夏历的甲申年,隐隐然有戾气生焉,心中不免诧异。乃找来陈年流水簿子一查——甲申年果然非同小可。按天干地支纪年,六十年为一轮回。六个轮回,也就是三百六十年,三百六十年前也是甲申之年。这一年却发生过非同寻常的事变。
  三百六十年前某一天,明朝末代皇帝,也就是崇祯皇帝朱由俭,捡了根烂绳子,独自跑到皇宫后面的煤山,把绳子一头系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另一头挽死结,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双脚一蹬,上吊身亡。一个庞大的帝国在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说起来,朱由俭还算得上是一位开通的皇帝,但这皇帝老儿长年疏于强化执政能力,终至内乱蜂起,外寇强入。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众文化巨头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于心有戚戚焉,顿感世道之多蹇,乃发思古之幽情。
  感慨之余,文化诸巨头蠢蠢然欲有所作为。当即广发英雄帖,召集了各路文化好汉,齐赴文化之山,倡议同兴文化之大业,共绘盛世之蓝图。一时间海内文化高手纷纷响应,文化山上人声鼎沸,浩浩荡荡。更有从海外的毕方国招摇山巴巴地赶过来,洋腔洋调,叽叽咕咕,甚是热闹。好一场儒林盛会!
  五岳派长老见各路好汉到齐,朗声道:岁在甲申,国运昌盛。甲申三百六,正应了六六三六的大顺之数。身为读书人,须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生逢盛世,更当不甘堕落。男儿当自强,女子争做娘。然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人心不古;强权当道,弱肉强食;之乎者也,赵钱孙李,甲乙丙丁,ABCD,呜乎唏嘘,阿门善哉……云云。如是这般,慷慨激昂。
  一番慷慨唏嘘过后,更有人呈上文房四宝。能写善书者不乏其人,乃有人捋袖拈管,奋笔疾书,笔走龙蛇,一挥而就。标题“文化宣言书”,力倡“文化救国论”。乃宣人高声诵读,闻者莫不称善。一时间朝野上下争相传诵。
  却说文化山上的消息迅速传遍城乡各地,振兴华夏文化之嘉言深入人心。乡野官民闻之,欣喜莫名。地方官员更是用心细读“文化宣言书”,按图索骥,细细思量,忽然若有所悟,方知三皇五帝乃是民族之根本。乡野官民自忖道,吾等草根俗物,当如何得以弘扬民族文化?莫若行动起来,寻根问祖,祭天拜地,祈求福祉。
  民众务实,说干就干。于是,兴师动众,三山五岳一齐行动。先是北方有州府清明公祭五千多年前的祖先轩辕黄帝。典礼盛大空前,且有地方长官出来主祭。其气派极尽繁华,其场面热火朝天。地方旅游部门最为高兴,忙得个不亦乐乎。南方各地人士见之,亦不甘示弱。自忖既生于南,当为炎帝之后裔,必同祭炎帝,方可成全炎黄子孙之称号。且别出心裁,仿西人奥林匹克大会之仪式,广传圣火。乃使人分头去那五岳采集圣火,接力传递,一路狂奔。所到之处,民众夹道争看。终于重阳之时,将圣火请到某处。此处号称炎帝陵,辟有“炎帝广场”,圣火一到,盛大庆典即开场。歌之咏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无所不及。一连数日,秉烛狂欢,不在话下。
  有民间学士见了,不以为然。称文化乃经年之积淀,宣言则属应景之吁告,不足为凭。暂时的狂欢,亦难以担当文化传承之使命,反容易堕入轻浮和虚夸。更兼庆典仪式不伦不类,实有将庄严庆典杂耍化和商业化之虞。故凡此种种,去民族文化传统之精髓甚远。少壮派学人对此更是不屑一顾,且出言不逊。直斥盘踞于文化山高峰坐而论道的巨头们实为当下社会生活和文化制度之既得利益者,故缺乏文化批判精神。传统文化固然美妙,但数千年封建专制思想之浸淫,其间毒素多多,唯现代自由民主之思想可为其解毒剂。而文化山诸巨头抱残守缺,夜郎自大,竟以文化多元之说来掩盖传统文化之弊端,并将其视做全球化时代救世之灵丹妙药,不仅自欺欺人,且于弘扬本土文化传统之意图亦属南辕北辙。
  然则批判者大多人微言轻,文化巨头高高在上,自不屑垂听。甲申年之镜鉴究竟如何,实不得而知。这正是:
  以其昏昏使昭昭,盲人瞎马路迢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Copyright 2004-2015  怀念灿昱 www.lucan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43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