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关键字:    
百度  GOOGLE        
  相关文章
 有一种感觉叫“感动”
 等你瘦到95斤我就娶你
 一个妻子给丈夫情人的信
 微笑是一种修养
 了不起的儿子
 一杯清水一碟辣椒
 哥哥的心愿
 有些爱 你无法还
 认真的力量
 一颗善心的祈祷
 您现在的位置: 怀念灿昱 >> 文章栏目 >> E路文学 >> 心情驿站
同学聚会需要调整好心态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点击数:2097    更新时间:2006-12-14

同学聚会可说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产生心理落差是正常现象。

  春节,对很多中国人来讲无非几件事:休息、拜年、和家人团圆,老同学聚会。同学聚会,已经成了春节期间民俗的一景。

  谈到聚会,都有一定的目的,而目的不同,影响了参加者的心态。同学聚会,大家的心态是怎样的?大家应该以怎样的心态赴会?人们为什么喜欢同学聚会?这一连串有趣的问题,似乎没有人会注意,但你有没有在参加完同学聚会后感到伤心失落或温暖慰藉,斗志昂扬或无以言表呢?本文要做的,就是帮助大家梳理一下同学聚会中纷乱的情绪。

  中学、大学、研究生,同学聚会略不同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心理学博士郑迎东说,他非常喜欢参加同学聚会,每逢春节都有好几场同学聚会要参加。“中学的、大学的、研究生的。”他说,“三场聚会的形式虽然基本上相同,但聚会时大家的心态、谈资和参加的同学都有一些不同。”

  在中学同学的聚会上,他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到场,问起才知“他们混得都比较差”。下岗的、在效益不好的工厂上班的同学,事先即已表示不愿来。来的都是“混得不错的”,像老师、做生意顺利的、当了官的等等。郑迎东对记者说:“这不奇怪,因为中学时大家的变数都很大,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没有考上大学,各自在不同的道路上打拼十几年后,结果有很大不同。所以有心理落差是很自然的事情。”

  大学同学的聚会,相对来说,同学之间的差距小了很多。大家都受过高等教育,专业也一样或者贴近,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即使毕业后有同学转行从事其他职业,至少也都有一份工作,基本上没听说过有下岗的,所以组织同学聚会时,一叫就来。有许多同学在本科时比较优秀,喜欢跟人做比较,也有同学并不出众,但更在乎同窗之谊,总之,虽然心态不一,但坐到一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研究生同学的聚会,同学间的差距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落差就更小了。同学的数量也不多,聚会时基本上是一个小圈子。大家的志趣、成就、家庭、爱好差别不大,共同语言更多了,说话时的忌讳也更少了。成家的基本上都会带上老婆、孩子。总之,研究生同学聚会比较随意,心态更加平和,气氛也更和谐、放松。

  女同学爱怀旧,男同学爱畅想

  老同学聚会,有男有女,那么男女同学在对待聚会这件事上有什么不同的心态呢?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刘丹博士谈了她的一些体会。她说,首先,不论男女,同学聚会时,产生心理落差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只要在群体中,人就会相互比较,以确定自己的位置,不比较反而是不正常的。同学聚会也是一个小社会,是社会的缩影。

  男同学在一起不自觉地会比社会地位,比谁官大,谁的钱多,谁的社会关系雄厚。女同学比的是谁的容颜保养得好,谁穿得好,老公好,孩子培养得好等等。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关心身体健康,无论是自己的,还是配偶的。女性喜欢谈过去在一起上学时的经历和感受,显得比男性更“怀旧”。而男同学在一起虽然也会拿以前上学时的经历来说事儿,但多用于调侃。他们喜欢畅谈未来,比如,来年贷款买辆什么型的车,打算参加一个什么会,跑趟什么业务,与人合伙搞点什么等等,男人对未来的期望普遍比现状高。“他们谈论的其实是理想自我,这样的谈话令男人自己以及周围的女性都会产生一定的错觉,感受到他们成功的体验。

  此外,有的男女同学之间在大学时有过感情或爱情交往的,此时再次见面,心态也各不一样。“至少,男女恋人都想看看对方过得怎样了,当然,基本上,当他们十几年后再次聚到一起时,失望是难免的,女性长了皱纹,男性体型走了样。至于事业发展带来的失望,还都是次要的。”刘丹说,“作为女性,可能一方面希望自己在心态、思想、外表上不要太落后,也希望曾经的恋人不要让人太失望,当然,也不能强自己太多,那无异于是对自己的否定。‘酸葡萄心理’在这里作怪了,自己吃不到,就希望它是酸的。”

  还有一直暗恋对方,却始终没有表白的男女,在同学聚会时,男的以一种适当的方式表白:“我以前还暗恋你呢。”令女同学听了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意。当然,激情是不大可能有的了。

  刘丹还分析了“嫁得好”和“娶得好”的人在同学聚会中的心理。她说,“嫁得好”的女人尽管有自豪的感觉,但在面对同学时,也有莫名的矛盾心理,比如,担心同学误会她“傍大款”、“品位不高”等等。但也有人把这当作炫耀的资本,不免引来女同学的忌妒和男同学的自卑。

  而娶了一个有背景的老婆的男人,一般选择尽量少出席同学聚会,即使出席,也会不自觉地找出与之相抗衡的东西,比如把此事当作调侃的对象,以与同学找到平等感。刘丹说,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生活目标等不同,对此现象不好一概而论。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Copyright 2004-2015  怀念灿昱 www.lucan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43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