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对百岁夫妻的照片,登在情人节这天的一张报纸头版。显然是抓拍的这张照片上,老头正在给老太太整理衣服领子,两个人的表情详和平静的视而不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氛围里。
这张照片夹在一大堆热炒情人节的报纸中,比之热吻大赛、鲜花肆虐和巧克力成灾的报道,显得非常另类和不和谐。但是百岁夫妻的相貌和表情很和谐。并且这和谐中传递着一种让人感动的信息。那信息便是相濡以沫。
“柴米夫妻”系列话题之九谈: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的出处在《庄子》。是说泉水干涸了,鱼们靠在一起用唾沫相互湿润,以度难关。这词在后来被用来比喻在困境中的相依为命 和相互救助。但更多的使用是比喻夫妻情感状态,尤其是老年夫妻的情感状态。
有时看见相互扶将的老年夫妻,脑子里即刻闪现的便是“相濡以沫”这个词。一次散步时,遇到一位扶着老妻的老者,他俯身询问妻子的状态,使我停住了脚步,不忍打扰他们,心里对这人生的晚景感触很多。大概每一个人,不论年轻时多么气盛多么强健,都会遐想到晚年有一位相濡以沫的伴侣。因为那时的伴侣,真正的相伴时光之中已经少有辉煌的色彩,当生命走到尾端,真的也会有泉水将枯竭之感。在那样的情形下,能够用生命之水温润自己的只有相伴一生的老伴。
但这只是对相濡以沫的一种理解,另一种理解是在柴米夫妻的生活之中,相濡以沫应当贯穿始终。
经常有妻子抱怨丈夫不尽责,做丈夫的会拍着胸脯说:到了关键时刻,我肯定会好好表现!这不会是夸口。但什么是柴米夫妻生活的关键时刻呢?多么大的事情可以算成关键时刻呢?很难去界限。所以我理解相濡以沫是贯穿两个人生命始终的举手抬足间所自然流露出来的一些细节。那细节是多因素积累出来的,是极不容易被替代的。
前些年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两个身份不方便的有情人谎称夫妻在宾馆同吃同住,被心明眼亮的有关人员抓了个正着。分别审问,认定不是真夫妻,然后遣送回单位,让有关部门严加管理和盘查。我那时不谙世事,曾经很奇怪地问一位年长的人说:怎么那么多住店的人就单单把他们两个人找出来呢?那位年长的同事就说:你懂啥?真夫妻常年生活在一起,举手抬足都很自然的和谐,而那假夫妻眉来眼去的,看着就不正常。这当然是一个理由。但这个理由后来也不怎么出现了,因为现在的宾馆不会再检查住店人是否有结婚证,现在的人即使不是真夫妻也不会那么局促和不自然了。但是存在于夫妻间举手抬足之中的和谐却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并且这不可替代的细节,有很多便是真正的相濡以沫。
有时坐汽车出差。在临近到目的地和返回家的时候,车上好几个人的电话会在差不多的时间里此起彼伏,那是他们的妻子或丈夫询问是否安全?多情一些的还会问怎么吃饭,是否劳累。逢到这时候,我会想到相濡以沫这个词。
有时去探望生病的朋友。即使不熟悉朋友的配偶,但病床前嘘寒问暖,忙里忙外的人再多,仅看神情便可以判定哪一位是他的另一半儿。因为没有谁会比另一半儿更加关心与关切和自己共同生活人的健康。这是婚姻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刻人会明白什么是相濡以沫。
还有时静观周围人的生活。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很多相濡以沫,并为这些相濡以沫而感触而感染而感动。
冬天的晚上,在寒风中出门,会看见办公室门口停着些认识的车,知道那是接没有下班的某一位或某两位同事的。车上是他们的丈夫,有时还有孩子。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