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万CC母亲血啊 1993年9月,到县城卖菜的王洪琼听说县里办了一所聋哑 学校,不觉心里一动:何不将11岁的小儿子送来读几年书?尽 管当时她还有100多元的欠债,但她还是决定给小儿子一个念书 的机会。 “村里有的健康儿童也未读书,你让哑巴儿子读书不是自己 增添负担?”村里很多人都劝她,但王洪琼有她的想法:儿子哑 了,可只有让他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才能在社会立足,没钱, 我再去卖血! 大儿子智力 太差,年龄也大了,只能把小儿子苏剑带到奉节 县聋哑学校。当听说学生必须每个月缴30元生活费时,她吃了 一惊! 一贫如洗的王洪琼迟疑了一会,最后咬了咬牙说:“老师, 下午我就把生活费交来。” 半个小时后,她来到医院门口,可她转了一圈又一圈,迟迟疑 疑不敢进去。她到这里来的次数太多了,医生早已熟悉了她,按规 定,献血至少要隔3个月,可她前一月刚到这里献过一回血。 果然,当她进去后,医生认出了她:“您不要命了!”不能 怪医生,无论是从医院的制度还是从职业道德来讲,他都不能同 意。 王洪琼又一膝跪下了:“我儿子是个哑巴,今天我送他来城 里聋哑学校读书,他听到读书欢天喜地,可人家要交钱,我不能 让我的哑儿子失望呀!” 医生感动得又摇头又叹息,一挥手,又给她抽了300CCo 王洪琼捧着80元钱(此时已由30元涨至80元),40年来从未 如此高兴过,尽管眼冒金星,可她还是在大街头上为儿子买回了学 习用品和洗漱用品,而后又到学校交了生活费。苏剑看到新书包, 欢天喜地一把抢过,他哪里知道,这是他妈妈用鲜血换来的呀! 此后,为了解决小儿子每月30元的生活费王洪琼每隔2至3个月,便要悄悄地到医院去卖一次血。 1994年3月,王洪琼为了给苏剑凑齐下学期的学费连续两 次到医院卖血。由于卖血过频,加上严重的营养不良,一天,正 在灶前煮猪食的她突然发生休克昏倒在地,她的右脚不知不觉伸 进了灶洞。’ 王洪琼彻底失去了知觉。火热的红炭掉下来,烫焦了她的 腿,她却浑然不知,半个小时后,外出干活的大儿子收工回家发 现了她,赶紧拿出吃奶的力气将费伤了右脚的母亲抱到床上,跪 在母亲的床前咿咿呀呀地大声哭泣唤着母亲。 苏剑被乡亲们唤了回来,当乡亲们在路上用手语告诉他,你 母亲为了让你读书,已经连续卖了10多次血,12岁的苏剑张大 着嘴,泪水像小河一样流了一脸,他疯了一样向家里跑去……苏 剑一步一磕头地移到母亲床前,用稚嫩的双手拼命比划着:“妈 妈,妈妈,我不念书了,我再不念书了,你的血会抽光的呀!” 王洪琼怎能不让儿子念书呢?可小苏剑却从此像变了一个 人。他一回家,便像个大人似地抢着帮妈妈干活,在学校里,就 是课间休息,也抱着课本啃读。他的智力很一般,可为了报答母 亲,小苏剑竭尽全力地拼命读书。 1994年下半学期的全省统考中,苏剑的语文考了96分,数学考了97分,位于全市的前列。 那天一放学,他便捧着试卷小鸟一样地向家里飞去。他撞开 大门,“扑”地一声跪到了母亲面前。王洪琼被小儿子吓了一大 跳,等她看到儿子双手捧过头顶的试卷时,喜极而泣,把儿子抱 得好紧好紧! 小苏剑用勤奋、用优秀成绩宽慰着母亲,王洪琼从此有了笑 容。17年间,她共卖了约2万CC鲜血,照此数字算她身上的血 约被抽光了5次,她的笑来得太迟了!
从此后请把鲜血留给自己 王洪琼靠卖血养家及送子求学的境遇是当地一段令人心酸的 美谈,她的纯朴的乡邻从来不吝于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尽管他们 同样过着贫困的生活,但他们总是用几块钱、几个鸡蛋资助着这 困难的一家! 1994年教师节,奉节县石油公司的领导到聋哑学校慰问教 师,当听到王洪琼卖血送子求学的事情后,他们流下了热泪,当 即捐出了一笔钱。王洪琼卖血送子求学的经历也通过新闻媒介披 露出来。 四川省化学工业厅领导、职工为奉节县聋哑学校捐赠了大批 衣服,而给苏剑及家人整整送了20件半新衣裤,足够苏剑及其 家人穿上3年! 重庆银渝贸易公司一员工三次打来电话,要把苏剑接到重庆 聋哑学样读书,与此同时,该公司10余名青年愿为他提供经济 资助。 一个没有署名的贫困山区的贫困户,居然也寄来了50元钱。 他在信中说:“我们都很穷,但你的命比我们更苦。这点钱你一 定收下!” 收下吧,走过了17年漫漫卖血路的母亲!从此请把你自己 的鲜血都留给自己。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