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文 |
|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虹名虫带、虫东,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回阿香。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 救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甘霖、甘澍,仅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葬妻,奔月官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 馈物致敬,日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 感救死之恩,日再造;诵再生之德,曰二天。 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晨星谓贤人廖落,雷同谓言语相符。 心多过虑,何异拓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回。 如夏日之可畏,是谓赵盾;如冬日之可爱,是谓赵衰。 齐妇含冤,三年不雨;邹衍下狱,六月飞短。 父仇不共戴夭,子道须当爱日。 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庆云之样。 夏时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经》既成,赤虹化玉。 箕好风,毕好雨,比庶人愿欲不同;风从虎,云从龙,比君臣会合不偶。 雨肠(——月改成日)时若,系是休徵;天地交泰,称斯盛世。 |
|
|
地 舆 |
|
|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 北京原属的燕,金台是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 浙江是武林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地,又回吴皋。福建省同闽中,湖广地名三楚。 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之分;东粤西粤,乃广东广西之域。 河南在华夏之中,放曰中州;陕西即长安之地,原为秦境。 四川为西蜀,云南为古滇。 贵州省近蛮方,自古名为黔地。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润州之丹阳,鄂州之 洞庭,苏州之太湖,此为天下之五湖。 金城汤池,谓城池之巩固;砺山带河,乃封建之誓盟。 帝都曰京师,故乡日梓里。 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方壶员峤,乃仙子所居。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 水神曰冯夷,又曰阳侯,火神曰祝融,又曰回禄。海神曰海若,海眼日尾闾。 望人包容,日海涵;谢人思泽,田河润。 无系累者,曰江湖散人;负豪气者,曰湖海之士。 问舍求田,原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 凭空起事,谓之平地风波;独立不移,谓之中流砥柱。 黑子弹丸,漫吉至小之邑;咽喉右臂,皆言要害之区。 独立难持,曰一木焉能支大厦;英雄白恃,曰丸泥亦可封函关。 事先败而后成,回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以蠡测海,喻人之见小;精卫衔石,比人之徒劳。 跋涉谓行路艰难,康庄谓道路平坦。 硗地回不毛之地,美田曰膏腴之田。 得物无所用,曰如获石田;为学己大成,日诞登道岸。 淄渑之滋味可辨,泾渭之清浊当分。 泌水乐饥,隐居不仕;东山高卧,谢职求安。 圣人出则黄河清,太守廉则越石见。 美俗曰仁里,恶俗曰互乡。 里名胜母,曾于不入;邑号朝歌,墨翟回车。 击壤而歌,尧帝黎民之自得;让畔而耕,文王百姓之相推。 费长房有缩地之方,秦始皇有鞭石之法。 尧有九年之水患,汤有七年之旱灾。 商鞅不仁而阡陌开,夏桀无道而伊洛竭。 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
|
|
岁 时 |
|
|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履端,是初一元旦;人日,是初七灵辰。 元日献君以椒花颂,为祝遐龄;元日饮人以屠苏酒,可除疠疫。 新岁曰王春,去年曰客岁。 火树银花合,谓元宵灯火之辉煌;星桥铁锁开,调元夕金吾之不禁。 二月朔为中和节,三月三为上巳辰; 冬至百六是清明,立春五成为春社。 寒食节是清明前一日,初优日是夏至第三庚。 四月乃是麦秋,端午却为蒲节。 六月六日,节名天贶;五月五日,序号天中。 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迎灾。 五戊鸡豚宴社,处处饮治聋之酒;七夕牛女还河,家家穿乞巧之针。 中秋月朗,明皇亲游于月殿;九日风高,孟嘉帽落于龙山。 秦人岁终祭神曰腊,放至今以十二月为腊;始皇当年御讳曰政,放至今读正月为征。 东方之神曰太【白皋】,乘震而司春,甲乙属本,木则旺于春,其色青,故春帝曰青帝。南方之神曰祝融,居高而司夏,丙丁属火, 火则旺于夏,其色赤,故夏帝目赤帝。西方之神曰蓐收,当兑而司秋,庚辛属金,金则旺于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北方之神曰玄冥,乘坎而司冬,壬癸属水,水则旺于冬,其色黑,放冬 帝曰黑帝。中央戊己属土,其色发,故中央帝曰黄帝。 夏至一阴生,是以天时渐短;冬至一阳生,是以日晷初长。 冬至到而葭灰飞,立秋至而梧叶落。 上弦谓月圆其半,系初八、九;下弦谓月缺其半,系廿二、三。 月光都尽谓之晦,三十日之名;月光复苏谓之朔,初一日之号;月与日对谓之望,十五日之称。 初一是死魄,初二旁死魄,初三哉生明,十六始生魄。 翌日、诘朝,言皆明日;谷旦、吉旦,悉是良辰。 片响即谓片时,日曛乃云日暮。 畸首、曩者,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皆将曙之时。 月有三浣:初旬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为中浣,下旬十日为下浣;学足三馀:夜春日之馀,冬春岁之馀,雨者睛之馀。 以术愚人,日朝三暮四;为学求益,日日就月将。 焚膏继晷,日夜辛勤;俾昼作夜,晨昏颠倒。 自愧无成,回虚延岁月;与人共语,日少叙寒暄。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 周末无寒年,因东周之懦弱;秦亡无燠岁,由嬴氏之凶残。 泰阶星平曰泰平,时序调和曰玉烛。 岁歉曰饥馑之岁,年丰曰大有之年。 唐德宗之饥年,醉人为瑞;梁惠王之凶岁,野莩堪怜。 丰年五,荒年谷,言人品之可珍;薪如桂,食如玉,言薪米之腾贵。 春祈秋报,农夫之常规;夜寐夙兴,吾人之勤事。 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共除,志士正宜待旦。 |
|
|
朝 廷 |
|
|
王皇为皇,五帝为帝。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天于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 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日股肱。 龙之种,麟之角,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首称太子。 带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五玺。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进,名为玉牒。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 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 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 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少海,乃兴乐府之四歌。 |
|
|
文 臣 |
|
|
帝王有出震向离之象,大臣有补天治日之功。 三公上应三台,郎官上应列宿。 宰相位居台铉,吏部职掌铨衡。 吏部天官大冢宰,户部地官大司徒,礼都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马,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 都宪中丞,都御史之号、内勤学士,翰林院之称。 天使。誉称行人;司城,尊称祭酒。 称都堂曰大抚台,称巡按曰大柱史。 方伯、藩侯,左右布政之号;宪台、廉宪,提刑按察之称。 宗师称为大文衡,副使称为大宪副。 郡侯、邦伯,知府名尊;郡丞、贰候,同知誉美。 郡宰、别驾,乃称通判;司理、史,赞美推官。 刺史、州牧,乃知州之两号;史、台谏.即知县之以称。 乡宦曰乡绅,农官曰田畯。 钧座、台座,皆称仕宦;帐下、麾下,并美武官。 秩官既分九品,命妇亦有七阶。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 人。 妇人受封曰金花诰,状元报捷曰紫泥封。 唐玄宗以全瓯覆宰相之名,宋真宗以美珠箝谏臣之口。 金马玉堂,羡翰林之声价;朱幡皂盖,仰郡守之威仪。 台辅曰紫阁名公,知府曰黄堂太守。 府尹之禄二千石,太守之马五花骢。 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初到任曰下车,告致仕曰解组。 藩垣屏翰,方怕犹古诸侯之国;墨绶铜章,令尹即古子男之帮。 太监掌阉门之禁令,放曰阉宦;朝臣皆晋(——提手旁)笏于绅间,故曰晋 绅。。 萧曾相汉高,曾为万笔空;汲黯相汉武,真是社稷臣。 召伯布文王之政,尝合甘棠之下,后人思其遗爱,不忍伐其材;孔明有王佐之才,尝隐草庐之中,先主嘉其令名,乃三顾其 庐。 鱼头参政,鲁宗道秉性骨鲠;伴食宰相,卢怀慎居位无能。 主德用,人称黑王相公;赵清献.世号铁面御史。 汉刘宽责民,蒲鞭示辱;项仲山洁己,饮马投钱。 李善感直言不讳,竟称鸣凤朝阳;。汉张纲弹劾无私,直斥豺狼当道。 民爱邓侯之政,挽之不留;人言谢令之贫,推之不去。 廉范守蜀郡,民歌五【示夸】;张堪守渔阳,麦穗两歧。 鲁恭为中牟令,桑下有驯雉之异;郭伋为并州守。儿童有竹马之迎。 鲜于子骏,宁非一路福星;司马温公,真是万家生佛。 鸾马不栖枳棘,羡仇番之为主簿;河阳遍种桃花,乃潘岳之为县官。 刘昆率江陵,昔日反风灭火;龚遂守渤海,令民卖刀买牛。 此皆德政可歌,是以令名攸著。 |
|
|
武 职 |
|
|
韩柳欧苏,固文人之最著;起翦颇牧,乃武将之多奇。 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楚项羽江东有八千子弟。 孙膑吴起,将略堪夸;穰苴尉缭,兵机莫测。 姜太公有《六韬》,黄石公有《三略》。 韩信将兵,多多益券;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大将曰干城,武士回武弁。 都督称为大镇国,总兵称为大总戎。 都阃即是都司,参戎即是参将。 千户有户侯之仰,百户有百宰之称。 以车为户曰辕门,显揭战功曰露布。 下杀上谓之弑,上伐下谓之征。 交锋为对垒,求和曰求成。 战胜而回,谓之凯旋。战败而走,谓之奔北。 为君泄恨,曰敌汽;为国救难,曰勤王。 胆破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汉冯异当论功,一独立大树下,不夸己绩。汉文帝尝劳军,亲幸细柳营,按辔徐行。 苻坚自夸将广,投鞭可以断流;毛遂自荐才奇,处囊在当脱颖。 羞与哙等位,韩信降作淮阴;无面见江东,项羽安归故里。 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 卫青为牧猪之奴,樊哙为屠狗之辈。 求士真求全,毋以二卵弃干城之将;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弃速抱之材。 总之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自古英雄,难以校举;欲详将略,须读武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