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进入深秋,便如人入了中年,即便像今年,是个暖冬,季节的秋被无形延长了许多时日,最终还是入了冬。虽说冬天有冬天的景致,冬天有冬天的乐趣,比起秋来,还是多了一层瑟瑟的冷意。这便还是怀念秋了,更怀念夏,期盼春。
这样子想着秋,其实是在想自己。
人到中年,也像季节如秋,丰硕、厚重,却也艰难、沉重。
植物入秋,该收获了,沉甸甸中有一份自得和欣喜在,却又忙碌,不见天日的忙碌,即便见得了天日也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忙碌,就感觉自己是一个高速旋转中的陀螺,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转起来的,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下……
花入暮春,该凋谢了,惶恐中存一份幻想在,却不服气,镜子前驻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只瞅一眼,便脸热心跳,不是惊鸿一瞥的欣喜,是落寞,心里打鼓,问自己:那还是我吗?从此后,不再愿意拍照片了,更愿意在美容院里被小姑娘拍打;不再愿意出去聚会了,更愿意在健身房里出死劲折腾自己;不再愿意逛商场了,只是在超市里做长久逗留……
树木看树叶凋零,更愿意证明自己的身板硬朗,于是,想办法伸拉拓展每一个叶片,还要借秋日秋霜的威力汁染出色彩来,金黄、火红,浓墨重彩般地热烈……人如树木,为情,为义,也会金黄,也会火红,也会浓墨重彩般地热烈……
秋风起,秋叶落,“扑棱棱”不是凋零该是横扫了。
青山看绿水欢笑,扭曲了身体显示自己的不同凡响,绿水笑着闹着,不再从山下过,改道变山涧瀑布……
日月依旧。
教科书上说,人到十五六岁,是心理断乳期,形象地说,是继人的生理断乳后的另一断乳,俗称第二断乳期。那么,人到中年,明白了自己,也明白了这个世界,这时候,也懂得了自己的无知和无力,这又属于什么时期呢?
依我看,这才更像是心理的第二断乳期呢。
人到中年,彻底明白了人是孤独的,谁都不可以替代;人到中年,明白了什么是梦想什么是现实,划定了自己的活动范围没有时间和精力再觊越雷池;人到中年,不再点数自己的所得,更多时间,是在挽留,尽力挽留那些最终也留不住的;人到中年,承认自己双肩的狭小同时却要扛起一个世界;人到中年,在匆匆流逝的时间中偶尔会想起找寻一次自己,可自己,不知道被生活的洪流席卷到哪里去了……
试问苍天:哪个青春的自己,那里去了?
试问流水:哪个理想的自己,那里去了?
试问天下父母:您的孩子,他(她)究竟到那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