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爱,或真挚、或糊涂,或地老天荒、或昏天黑地。但是,不管哪种爱,都应当是充满自由、不断发展和富有安全感的。
牵了手的爱,怎样才能保持其新鲜魅力和甘远醇厚呢?
执了手的情,如何才能保持其质朴深挚和浓郁热烈呢?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不难。我以为是:互相信任,彼此放手,相对独立,分聚有时。
爱不是笼里的鸟雀,可以长期幽闭;爱也不是空中的风筝,可以用线牵住;爱更不是树上的藤萝,可以缠绕依附。
爱是理解,爱是宽容,爱是长相知,爱是不相疑。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的确爱的死去活来,于是因爱而生疑。他们不准所爱的人远离自己,更不得与异性接触,即使是工作中的正常交往,也猜疑其中有鬼。爱人走到哪里,电话就打到哪里,弄得对方颜面无光;爱人的手包和手机,冷不丁地检查一番,弄得对方尴尬无奈。还有的人煞费苦心,跟踪盯梢,甚至制造出某种假相来试探对方。
有这样一位女士,对丈夫爱的心驰神往,爱的生怕有人分享,恨不得把丈夫锁在家里,终日厮守。而丈夫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因工作需要经常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她天天与丈夫吵架,收效甚微。于是便捏造事实,散布谣言,后来干脆上网写博客传播丈夫所谓的“桃色新闻”。
这位女士做出这样不可理喻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一个“爱”字。她只是想把丈夫从社交圈里拉回到自己身边,却不惜以诋毁丈夫声誉和败坏丈夫名节为代价。
这样沉重的爱,令人窒息,对方哪里还能感受到爱情的甜美呢?这样畸形的爱,让人无措,对方哪里还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呢?过犹不及,爱亦如此。这样的“爱”已经变了味,对方逃离“围城”是不可避免的了。
大凡人们对于心爱之物,总是不忍释手,精心保管,细心爱护,惟恐损伤,生怕失去,希望长期拥有或者永久保存,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和物是有区别的,对于心爱的物品,我们可以占有,还可以把玩,而对于心爱之人,却不仅仅在于占有其个体,更主要是在于占有其心灵,给对方以幸福,与之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从牵手到执手,下一步就应当是放手。这是因为双方长久的相处,未必爱得就深。爱的内容不仅是爱和被爱,重要的是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如果将两颗心人为地捆绑在一起,看似亲密无间,实则难以再一次撞击出爱的火花。所以,夫妻间应当保持一定距离,相对独立,适当缩短相处和生活的时间,可以较为持久地保持爱的新鲜和魅力,从而提升感情浓度,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一些聪明的夫妻追求时尚,每周分居数天,聚合数日。每次相逢,双方都以一种崭新的容姿展现在对方面前,你看我美丽,我看你潇洒,似乎小别给人平添了一份靓秀、一份温馨和一种情感的佐料。即便是老化了的爱情,适当地创造定时的夫妻小别,在别后的寂寞中,麻木的心也会重新害一次青春的相思。
每日形影不离,在琐碎的生活里总会磕磕碰碰。如果双方有几天不照面,突然见面便会是“执手相看泪眼,更无语凝噎”了。虽然“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是“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相互理解和心心相印是爱的本质,也是献给你所爱的人最最珍贵的礼物。夫妻间如果连起码的信任都没有,还谈什么相托终身呢?假设对方的行为真得有失检点,那也不必采取管制的办法,因为越是管制隔膜越大,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诚恳的态度提出批评,提醒对方在与异性交往中注意分寸。只要不是道德败坏的人,在真心诚意的帮助下,多数还是可以转化的。
我们应当明白,负荷太重就会失控。特别请您记住,有一种爱叫“放手”。所以,为了爱,要学会放手;因为放手,才会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