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这是他成长中的缺憾。亲情所指的不仅仅是父母、祖辈、父辈给孩子的不可缺少的爱,还特别要指他与同龄伙伴之间的亲情。在独生子女渐多的时代,体验亲情是必不可少的。
我回想我的童年,非常奇妙,有一幕我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时候我大概十岁左右,我回老家,到我的舅舅家去。我的老家是山东淄博桓台县。我们几个表兄妹一块玩,大人对我们说,你们几个孩子上你二姨家去吧。
那是冬天,大雪纷飞,脚底下的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在雪地里跋涉,非常艰苦,但是那一路我们几个孩子打打闹闹,真是很难忘。皑皑白雪,漫长的路程,我们戴着棉帽子,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把。后来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首先是我们的小表妹走不动了,那怎么办呢,我们三个男孩子只好背她走,一个人背一段路。要知道,在我们也快走不动的情况下,再背上一个小妹妹,那就更艰难了。
但最后我们还是连滚带爬、跌跌撞撞地到了二姨家。到了那里吃饭还很热闹,狗在院子里叫着,确实很难忘。吃完饭肯定还要走回去。实际上,这是一种很简单的生活,就到二姨家拜年。但三四十年了,很多事忘记了,这件事还记忆犹新。直到现在,我见到我的大表弟、二表弟,都很亲切。我们说起来都感慨万千,还相互都惦记着。
对于我的女儿,我也是经常带她回青岛。故乡,其实是滋养亲情的圣地。
或许由于在北京的生活太优越了,在青岛的日子,才使女儿看到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并发出内心深处的惊叹!
那年大年初二的晚上,我们和父母、哥哥嫂子等8人,应邀去表姐家做客。母亲是表姐的姨,也是表姐唯一在世的长辈亲戚,所以如母女般亲密。女儿管我的表姐叫“大姑”。她每次来青岛,必定到大姑家吃饭。女儿一岁多时站立不稳,曾坐扁了大姑一盖帘饺子,给一家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依照山东的风俗,尽管是自家人,饭菜也是极为丰盛的,甚至到了叠盘子架碗的地步。可是,女儿却惊讶地发现,这一个又一个挺麻烦的菜,竟是大姑在煤炉子上烧出来的。已经快60岁的大姑,身子高大肥胖,弯着腰在炉子前忙碌着,汗水从脸上、脖子上流下来。
女儿的心灵显然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饭也吃不下去了,直叫:
“大姑,别忙了,快来吃饭吧!”
大姑转过脸,憨憨地笑笑,说:
“好,一会儿就好了。”
女儿在北京长大,在她印象中,做饭就用煤气或天燃气,懒得做饭就去饭店吃,怎么可能烧煤做饭呢?我告诉她,中国大多数人都像你大姑这样生活,还有不少人连大姑也不如呢,这就是现实。女儿沉默了很久。
表姐常说她吃亏在没文化。其实,她是一个挺能干的女人,养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如今都有了工作,并都结了婚,而且都有房子住。表姐家的房子只有十几平米,就是一家六口人的大本营,曾依靠吊铺加床等绝招度过漫长的岁月。姐夫曾是我父亲的徒弟,人十分忠厚老实,一切听从表姐调遣,唯一的特长是赶海,捕鱼捉蟹是行家。姐夫的这一本事给我带来快乐无限,写长篇小说和电视连续剧《金猴小队》时,从他那里获益多多。
这一切,让女儿既好奇又费解,同时庆幸自己的命运。是的,表姐一生经商,一生辛劳,因缺少文化而惨淡经营。谁知,四个孩子学习成绩无一人突出,更与大学无缘,让表姐遗憾终生。因此,她看到我哥哥的女儿考入青岛大学,羡慕得见了就夸上半天,直叮嘱我女儿好好学习。
其实,我妹妹的生活与表姐相差无几。我这个惟一的妹妹,在一家服装厂当质量检验科科长,一年到头的辛苦,每月仅挣600多元钱。因第一个女儿心脏有问题,又生了第2个女儿,生活负担更重了。一家四口也长期住在十几平米的房子里,既无暖气,也不朝阳。女儿去看过之后,直皱眉头,表示难以置信。
每次回青岛,女儿总是与妈妈挑出许多衣服或学习用品,带给哥哥或妹妹的孩子,而他们总是欢天喜地地接受。有时,女儿把一些从未穿过的衣服,也带回了家乡。
有一年春节,我们全家回青岛时,做了一件大事,说服妹妹妹夫为他们14岁的女儿做心脏手术。他们之所以犹豫不决,一是害怕,二是没钱,因为至少要花几万元,这对他们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与女儿商量后,决定替他们承担全部费用,因为生命与健康高于一切。
手术成功了!
再一次回到家乡,我们见到的外甥女已经排除了心脏里的危险,心里备感欣慰。我想,这样一件事,女儿虽没有说太多的话,心里也一定会感到骄傲,因为她参与了挽救一个生命的努力,她懂得了什么是亲情。
如何让孩子更多地体验亲情呢?我的教育建议是:
创造机会带孩子回故乡看看。每个人的故乡都是珍贵的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真正让孩子去体验生活。
让孩子跟亲戚家的同龄伙伴成为好朋友。亲戚之间交往有一个特点,确实能让孩子感受到融融亲情。父母要创造机会,让独生子女跟亲戚家的同龄伙伴成为好朋友,让他们多一些交往,弥补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缺憾。在这种交流中,他会慢慢地、自然地体会到什么是亲情,学会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