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一份报纸的地理版看到一幅牛顿故居的图片,那是记者不辞辛劳在英国的格坦兰以南偏远的乡村拍摄的。那棵世人皆知的苹果树在图片左侧倔强地生长着,占据了图片的大部分空间。 某一个下午,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再看一看那幅图片,于是又把报纸翻了出来。 牛顿故居是一座颇为高大的灰白色石头建筑,斜度较陡的屋顶上覆盖着黑瓦,两端有烟囱高耸。图片正面的墙上开着七扇窗户,门楣上方嵌有两道醒目的S字。苹果树就立在屋前的草场上,由破旧的木栅栏围着。 1642年的圣诞节,牛顿诞生于此。 他是遗腹子,而且早产,两位助产婆断定这个不到3斤重的婴孩活不了两天。他的母亲以后常对牛顿说:“你出生时小得可以放在一夸脱的杯子里。” 一个家境贫寒、性情孤僻、身体羸弱的男孩能做什么呢?他只能坐在苹果树下冥想。 15岁那年,牛顿的继父去世,他便弃学回家,帮助母亲做农活。那时他就一直坐在苹果树下若有所思。1661年,中学校长对牛顿的母亲说,这位坐在树下放羊的孩子不可能成为出色的农夫,于是他又复学了,被推荐进入剑桥三一学院。 1665年,牛顿获得学士学位。当年,一场瘟疫使伦敦人口骤减三分之一。23岁的牛顿回到农庄,在那里住了18个月,期间发明了微积分、白色光分解、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现在我们知道的情况充满传说的意味:一位躲避瘟疫的青年坐在苹果树下无事可做,突然,一枚苹果掉落,砸在他的头上。他领悟到了宇宙和谐运行的奥秘。 去过英国的人都会看到,在剑桥三一学院的牛顿花园旧址,也栽有一棵苹果树,是从牛顿的故乡移植的。据说那棵树上的叶片曾被作为纪念品高价出售。 而在寂寞的农庄,在需要反复转车,越过坡道、溪流和树林的静谧乡间,那棵将近400年的老树维持着原始的格局。我想象当晨雾散去,可能有金色的光芒披挂在树上。 但从图片上看,那棵苹果树由于无人修理,显得枝叶蓬乱、状若虬龙。 树上悬着一些半红半绿的果实,星星点点。那位拍照的记者说它们“不过樱桃大小,想必不会可口”。 牛顿故居的周围散落着简朴的红瓦农舍。天空很蓝,人影全无。相信在牛顿逝世之后,那苹果树依然寂寞地开花,所结的果实依然被风吹落,化为泥土。它并不知道在它的绿荫下曾经有过改变世界的伟大时刻。 这棵苹果树让我想到了佛祖顿悟的菩提树和伊甸园的智慧之树。印度菩提迦耶的那棵树早已被毁,现在人们朝拜的树是从斯里兰卡移植而来的。而在世界的开端由上帝亲手种植的智慧之树估计更早地被移植到了天堂某处,幸好人类始祖偷食了那树上的禁果(有研究认为它是最早的苹果),才使我们今天作为拥有死亡、苦难、光荣和智慧的人主宰着这个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