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将弱水引申为爱河情海,不可逾越。人活在这个世上,所感、所触、所情、所恋,所思、所想、所依也许太多、太深了,但是他(她)却偏偏专注于一人,将那份情感,作一生一世的付出,即使再困难也决不后悔,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现代社会,有些人拥有了成功的事业,令人眩目的财富,豪华考究 的居家,该拥有的一切都拥有了,却在爱河情海中,遇见弱水三千时,又不知取哪一瓢了?
前不久,看到一则征婚广告:“某男,离异,有汽车、有别墅、家财万贯,非处女不爱。”这是什么呀,太自负、太狂妄了。近日,又在报上看到一则征婚启示,又有一位离异的千万富翁,充满诗情画意的寻爱广告,开篇一句:“想找个美好的女子恋爱”。动人的文辞之间,充满着“美好”条件是高高的:漂亮,善解人意,有情趣,懂情境,擅长享受生活,热爱自然之美。能静、能动,有古典的沉静雅致,又能跟上时尚节奏……又有学问(至少大专以上),年轻、温柔、体贴……
看了征婚启示,不禁要问:为什么要离婚另觅新欢呢?是原妻不是自己梦中的“那一瓢”吗?“找个美好的女子恋爱,然后结婚,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将这一生过得散文诗般清新隽永。在爱情之水中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相信这样美好的女子,在人间并不稀有,我所接触的女子当中或许就能找出一两个优秀者。可是一个女子再美好,她也是凡人呀,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毛病、没有一点庸俗、没有一点坏脾气呢?假如挑剔的你无意中发现了她不是那么美好的一面,你是不是感慨这又不是你要的“那一瓢”吗?
许多人在抉择伴侣时,往往容易东想西想,不知所措,就是因为害怕一时做错决定,看错人,造成终生的遗憾。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说:“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约有两万个人适合当你的人生伴侣,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个,如果在第二个理想伴侣出现之前,你已经跟前一个人发展出相知相惜,互相信赖的深层关系,那后者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但是若你跟前一个人没有培养出深层关系,感情就容易动摇,变心,直到你与这些理想伴侣候选人的其中一位拥有稳固的深情,才是幸福的开始,漂泊的结束。爱上一个人不需要靠努力,只需要靠‘际遇’,是上天的安排,但是‘持续地爱一个人’就要靠‘努力’,在爱情的经营中,顺畅运转的要素就是沟通,体谅,包容与自制(面临诱惑有所自制)。有许多人总是为‘际遇’所迷惑与苦恼,意念不停,欲念不断,争逐不散,而忘了培养经营感情的能力才是幸福的关键。 ”
[NextPage] 所以不要去追问到底谁才是我的Miss. Right,而是要问说在眼前的伴侣关系中,我能努力到什么程度,成长到什么程度,若没有培养出经营幸福的能力,就算真的Miss. Right出现在你身边,幸福依然会错过的,而活在犹疑与遗憾当中,这不就是许多爱情虚无症的遭遇与心态吗?
若你此刻已有一位长久相伴的伴侣,不要再随便三心二意地犹疑了,我们往往不易察觉感情中的一个陷阱,就是“近亲生慢侮”,也就是经济学中的铁律“边际效益递减法则”,跟你在一起越久的人,就越容易麻木与忽视,而新鲜的“际遇”总是那么动人可爱。在感情对待中,难免有摩擦与无心的伤害,而且论得罪自己的次数累加起来,最多的人,当然是跟我们在一起最久,最亲近的人。而新欢呢,又还没开始有得罪你的机会,再加上他的刻意讨好,所以新欢怎么看怎么可爱,旧爱怎么看怎么讨厌。但别忘了,新欢身上总是有不确定的未知数,旧爱身上就是有难得的熟悉感,确定感,信赖感。千万不要随便在偶然的“际遇”中迷失了自己,错放了幸福温暖的手。
是的,人的一生要遇到无数个过客。滚滚江水,涛涛海波,茫茫人海,遇上一个人靠缘分,爱上一个人靠际遇,持续爱一个人靠努力。在感情的经营中,顺畅运转的要素就是沟通、体谅、理解、宽容与理智。
对许多黄脸婆和白发王子而言,与对方一起成熟、一起老去,就是一种幸福。对方是不是最好的,根本不重要;外面是不是有更好的,他们也根本“看不到”。这正是婚姻的庄严与美妙,婚姻不是条件的比较,而是选择的艺术,“七全八美”就是最好的选择。
有一个这样的笑话:一个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扇门,一扇写着:“美丽的”,另一扇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门,一扇写着“年轻的”,另一扇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轻的”门——这样一路走下去,男人先后推开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道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的过于完美了,到天上去找吧。”笑话当然是笑话,但是说明一个道理:真正十全十美的人是找不到的。
让我重述一下那个耳熟能详的老故事吧:有一个人浪迹天涯,坚持要找一个最完美的人结婚。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找到了。可是,他仍然没有结成婚。因为,那个最完美的人告诉他,她也正在寻找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啊。
写到这里我忽然感到好笑,呵呵,男人怎么一成功一有钱就这般怜惜自己的感情来了。没成功之前呢,不也和妻儿一饭一菜过得津津乐道吗?看来钱多也会带来副作用,不与妻离婚吧,自己是场面上的人,妻不上档次。可是离掉了,心里还是个空空的,谁知应征而来的美女是不是瞄着自己的钱而来的呢?
对于爱情的不完美,生活中永远有三种人:一种人死等自己的缘分,他们心中只有一种爱侣模式,那个人没有出现,决不将就;一种人在久等无望时,也可能结婚、生子,但他们时时以梦中情人的框框来套生活中的伴侣,结果夫妻关系浓烟滚滚;还有一种人明知自己的配偶不是那么理想,却能以平常心待之,用心体会配偶的优点,以理解和宽容胶合着婚姻可能的裂缝,这种人最容易体会到婚姻的快乐。
[NextPage] 人世间万物本无完美之言,月亮固然皎洁却有阴晴圆缺,花儿固然美丽却终究也要花开花落,再惊世骇俗的爱情也会有黯然失色的那一天。爱情归爱情,婚姻归婚姻。有人说:“爱情和婚姻难以兼融”。爱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真实的;爱情是瓷制品,婚姻是钢制品;爱情是一种浪漫的享受,是甜蜜的;婚姻是一种承爱的责任,是五味的。爱情是易碎品,就像水晶,如同玻璃;婚姻是轰轰烈烈后的平淡、柴米油盐的无奈。所以都要全力以赴地去经营,才会幸福、美满。
萧伯纳的话,是提醒情人们不要太钻牛角尖于寻觅那唯一,应该把精神用在学会经营幸福的能力上,同时也提醒我们“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若有幸遇到了难得的伴侣,就不要再三心二意了,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一生何时会遇到两万个其中的最适合自己的,所以要知福、惜福、活在当下。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得一瓢之饮,只管饮便是,不管是水做的女人、还是泥制的男人,握在您手心的那一瓢,方是最珍貴的。一瓢之外,生出来的也许都只是些无色、无味、无臭、无形的妄念。你说是吗?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典故: 1、“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2、“弱水” 始见于《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郑康成曰:‘弱水出张掖。’”按古籍言弱水亦见于《史记•大宛传》、《汉书•地理志》、《后汉书•东夷传》与毕沅注《山海经》等。 “三千” 盖出于佛家三千大千世界,天台宗善言一念三千。 “一瓢饮” 见于《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嬴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因此在古书如《山海经》《十洲记》等中记载了许多并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称的弱水。山海经载的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些称谓流传到现在还在用,比如甘肃省现在的地图上还有一条弱水河。弱水也用来特指位于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当然也只限于特定的地理学著作。 后来的古文学中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比较有名的是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有句: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这是弱水第一次与具体的数字连用。张孝祥的《水龙吟——望九华山》中也有一句‘缥缈珠幢愚卫,望蓬莱、初无弱水’。其他的诗词中就很少见弱水的句子了。反到是后来的小说中用的比较常见些。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唐三藏收沙僧时有诗描述流沙河的险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弱水三千的提法。鲁迅先生在他的《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说道:虽弱水四绕,孤立独成,犹将如何如何……《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也有提到: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样: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这里也是指遥远的意思。 再到后来弱水引申为爱河情海。这便是我们现在口边的弱水三千的意思。第一次正式的提出在《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 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 。 从此男女之间就开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作为择偶良言了。稍微少人知的是近代诗人苏曼殊的《碎簪记》,里面有段对白:余曰:然则二美并爱之矣。复叹曰:君思‘弱水三千’之意,当知吾心。又问:然君意属谁先?余曰:淑芳。
|